城市绿地分类标准(2018)
来源: 日期:2019-02-28
总 则
1.0.1 为统一城市绿地 ( 以下简称为 “ 绿地 ”) 分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科学地编制、审批、实施绿地系统规划,规范绿地的保护、建设和管理,便于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 促进城乡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绿地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统计等工作。
1.0.3 绿地分类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绿地分类
2.0.1 绿地分类应与《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50137&msh2011 相对应,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内的绿地与广场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外的区域绿地两部分。
2.0.2 绿地应按主要功能进行分类。
2.0.3 绿地分类应采用大类、中类、小类三个层次。
2.0.4 绿地类别应采用英文字母组合表示,或采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合表示。
绿地分类和代码应符合表 2.0.4 -1 和表 2.0.4-2 的规定。
绿地的计算原则与方法
3.0.1 计算现状绿地和规划绿地的指标时,应分别采用相应的人口数据和用地数据; 规划年限、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人口统计口径应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统一进行汇总计算 。
3.0.2 用地面积应按平面投影计算,每块用地只应计算一次。
3.0.3 用地计算的所用图纸比例、计算单位和统计数字精确度均应与城市规划相应阶段的要求一致。
3.0.4 绿地的主要统计指标为绿地率、人均绿地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乡绿地率,应按下式计算:
3.0.5 绿地的数据统计应按表 3.0.5 的规定进行汇总。
引用标准名录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50137&msh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CJJ/T 85-2017
条文说明
编制说明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CJJ/T85-2017 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7 年 11 月 28 日以第 1749 号公告批准、发布。
本标准是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CJJ/T85-2002 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上一版的主编单位是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参编单位是建设部城市建设研究院、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海南省三亚市园林局、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园林局,主要起草人员是徐波、李金路、赵锋、曹礼昆、高仁风、吴淑琴、陈世平、肖志中、江长桥、王胜永、张文娟、孙国强。
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参考了国内外现行的相关法规、技术标准,征求了全国各地专家、相关部门对原标准的使用反馈意见以及对本次标准修订的意见,并与相关标准进行了充分衔接。
为便于广大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统计、科研、学校等单位的有关人员在使用本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
总 则
1.0.1 本标准所称城市绿地 ( 以下简称 “ 绿地 ”) 是指在城市行政区域内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用地 。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 二是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 。
在城乡统筹的规划建设工作中,城市建设用地之外的绿地对改善城乡生态环境、缓减城市病、约束城市无序增长、满足市民多样化的休闲需求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从城市发展与环境建设互动关系的角度,对绿地的广义理解,有利于建立科学的城乡统筹绿地系统。
2002 年颁布的原标准作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与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施行了 14 年,在统一绿地分类和计算口径、规范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加强园林绿化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的衔接沟通、提高城市绿地建设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随着近年来全国各地城乡绿地规划建设和管理需求的不断升级与变化,以及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50137-2011 /span> 以下简称 “ 城市用地分类标准 ”(2011 版 ) ` 颁布实施带来的用地分类方面的调整,使原标准在现实需求和与相关标准衔接方面仍有进一步调整完善的必要。为适应我国城乡发展宏观背景的变化和满足绿地规划建设的需求,需要对原标准部分内容进行修订和补充。
1.0.2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城市: (1) 绿地规划与设计的编制与审批; (2) 绿地的建设与管理; (3) 绿地的统计等工作。
1.0.3 在进行绿地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及统计工作时,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与绿地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尤其是强制性标准条文的规定。
绿地分类
2.0.1 绿地是城乡环境建设的重要载体 , 也是城市建设用地的重要类型之一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 “ 城市用地分类标准 ”(2011 版 ) 设立了 “ 城乡用地分类 ” 和 “ 城市建设用地分类 ” 两部分 , 已覆盖市域范围内所有的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 。为此 , 本标准与 “ 城市用地分类标准 ” (2011 版 ) 进行了充分的对接,提出绿地分类包括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和城市建设用地之外的 “ 区域绿地 ” 两部分。如此,既可满足绿地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统计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工作需求,也可保证城乡用地统计口径的一致性。
2.0.2 本标准从我国的具体情况出发,分析研究各地区绿地的现状和规划特点,以及城乡统筹建设发展尤其是经济与环境同步发展的需要,以绿地的功能和用途作为分类的依据 。由于同一块绿地同时可以具备生态、游憩、景观、文化、防灾等多种功能,因此,在分类时以其主要功能为依据 , 力求命名准确,名实相符。
2.0.3 本标准采用大、中、小三级分类,以反映绿地的实际情况以及绿地与城市其他各类用地之间的层次关系, 满足绿地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 科学研究和用地统计等工作使用的需要。
2.0.4 为使分类代码具有较好的识别性,便于图纸、文件的使用和绿地的管理,并与城市用地分类代码相对应,本标准使用英文字母组合表示或使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合表示。城市建设用地内的绿地,大类主要采用英文 G 和一位阿拉伯数字表示;中类和小类各增加一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如: G1 表示公园绿地, G13 表示公园绿地中的专类公园, G131 表示专类公园中的动物园。附属绿地用 XG 表示。区域绿地用 EG 表示。尾号为 9 的类别表示同一层级中其他不能一一列出的内容。
本标准同层级类目之间存在着并列关系,不同层级类目之间存在着隶属关系,即每一大类包含着若干并列的中类,每一中类包含着若干并列的小类。
表 2.0.4 -1 已就各类绿地的名称、内容作了规定,以下按顺序说明 。
1 公园绿地
(1) 关于 “ 公园绿地 ” 名称的说明
“ 公园绿地 ” 是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 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科普教育、应急避险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 。它是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示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绿地来说,为居民提供绿化环境良好的户外游憩场所是 “ 公园绿地 ” 的主要功能, “ 公园绿地 ” 的名称直接体现的是这类绿地的功能。 “ 公园绿地 ” 不是 “ 公园 ” 和 “ 绿地 ” 的叠加,也不是公园和其他类型绿地的并列,而是对具有公园作用的所有绿地的统称, 即公园性质的绿地 。
原标准以 “ 公园绿地 ” 替代了 “ 公共绿地 ” ,经过 14 年的实践,该名称已被广泛接受和使用, “ 城市用地分类标准 ”(2011 版 ) 也采用了 “ 公园绿地 ” 名称,达成了城市规划行业和风景园林行业对同一类型绿地的统一命名 。
(2) 关于 “ 公园绿地 ” 的分类
对 “ 公园绿地 ” 进一步分类,目的是依据本标准可针对不同类型的公园绿地提出不同的规划、设计、建设及管理要求 。本标准结合实际工作需求,按各种公园绿地的主要功能,对原标准进行了适当调整,将 “ 公园绿地 ” 分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游园 4 个中类及 6 个小类。
1) 关于 “ 综合公园 ” 的说明
取消原标准中 “ 综合公园 ” 下设的小类。原标准中 “ 综合公园 ” 下设 “ 全市性公园 ” 和 “ 区域性公园 ” 两个小类,其目的是为了根据公园的规模和服务对象更合理地进行各级综合公园的配置。但是,各地城市的人口规模和用地条件差异很大,且近年来居民的出行方式和休闲需求也发生了诸多变化,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区分全市性公园和区域性公园。因此,在无法明确规定各级综合公园的规模和布局要求的情况下,将综合公园细分反而降低了标准的科学性和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
建议综合公园规模下限为 10 公顷,以便更好地满足综合公园应具备的功能需求。考虑到某些山地城市、中小规模城市等由于受用地条件限制,城区中布局大于 10 公顷的公园绿地难度较大,为了保证综合公园的均好性,可结合实际条件将综合公园下限降至 5 公顷。
2) 关于 “ 社区公园 ” 的说明
本标准沿用了原标准中的 “ 社区公园 ” ,但取消了该中类下设的 “ 居住区公园 ” 和 “ 小区游园 ” 两个小类。
本标准 “ 社区公园 ” 是指 “ 用地独立,具有基本的游憩和服务设施,主要为一定社区范围内居民就近开展日常休闲活动服务的绿地 ” ,并提出其规模宜在 1 公顷以上。第一,强调 “ 用地独立 ” 是为了明确 “ 社区公园 ” 地块的规划属性,而不是其空间属性。即该地块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其用地性质属于城市建设用地中的 “ 公园绿地 ” ,而不是属于其他用地类别的附属绿地。例如住宅小区内部配建的集中绿地,在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属于居住用地,那么即使其四周边界清晰,面积再大 , 游憩功能再丰富,也不能算作 “ 用地独立 ” 的社区公园,而应属于 “ 附属绿地 ” , 此附属绿地即 “ 城市用地分类标准 ”(2011 版 ) 中 R11 、 R21 、 R31 中包含的小游园。第二,提出社区公园 ” 的规模要求是考虑到现行的 &laqu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raqu GB50180&msh93(2016 年版 ) 要求居住区公园的最小规模为 1 公顷。
取消 “ 居住区公园 ” 小类,是基于目前居住用地的建设规模大部分属于 &laqu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raqu GB50180&msh93 (2016 年版 ) 中的居住小区或居住组团级别,完整的居住区建设相对较少,居住区公园已越来越少,在 “ 城市用地分类标准 ” (2011 版 ) 中已取消 “ 居住区公园 ” 一词。同时,实际的管理和统计工作中,对 “ 居住区公园 ” 的判别也存在困难。
本标准在 “ 公园绿地 ” 中取消 “ 小区游园 ” 小类,将其归入附属绿地 ” 。 “ 小区游园 ” 从国家标准和规划属性上一直隶属于居住用地,是 “ 附属绿地 ” 的一部分。原标准将 “ 小区游园 ” 列为 “ 公园绿地 ” ,在实际工作中引起了混乱,其中最重要的混乱体现在数据统计方面, 规划部门始终按照国家标准将 “ 小区游园 ” 列为居住用地, 而园林绿化部门却将其纳入城市公园绿地面积进行重复统计。因此,将 “ 小区游园 ” 重新归入 “ 附属绿地 ” 可准确反映 “ 小区游园 ” 的规划属性,使本标准与 “ 城市用地分类标准 ”(2011 版 ) 在用地分类和归口统计上达到完全对应,避免因分类不明晰和重复计算造成统计数据的失真,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公园绿地建设的真实水平。
3) 关于修改 “ 历史名园 ” 定义的说明
原标准将 “ 历史名园 ” 定义为 “ 历史悠久、知名度高,体现传统造园艺术并被审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园林 ” 。其中 “ 体现传统造园艺术 ” 和 “ 审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 是评定为 “ 历史名园 ” 的关键指标。但随着当代文化遗产理念的发展,除中国传统园林以外,近代一些代表中国造园艺术发展轨迹的园林同样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其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设计理念、营造手法和空间效果应当给予保护,而这些园林不一定是文物保护单位。因此,本次修订将 “ 历史名园 ” 的定义修改为 “ 体现一定历史时期代表性的造园艺术,需要特别保护的园林 ” 。
4) 关于增设 “ 遗址公园 ” 的说明
随着对历史遗迹、遗址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出现了许多以历史遗迹、遗址或其背景为主体规划建设的公园绿地类型。因此 , ,本次修订增设 “ 遗址公园 ” 小类。 G134 所指的 “ 遗址公园 ” 是位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其用地性质在城市总体规划或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属于 “ 公园绿地 ” 范畴。位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遗址公园首要功能定位是重要遗址的科学保护及相关科学研究、展示、教育,需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遗址公园在科学保护、文化教育的基础上合理建设服务设施、活动场地等,承担必要的景观和游憩功能 。
5) 关于取消 “ 带状公园 ” 的说明
本标准以绿地的主要功能作为分类依据 , 而 “ 带状公园 ” 是以其形态进行命名的,根据原标准实施以来得到的反馈意见,本标准取消 “ 带状公园 ” 中类。原标准带状公园主要是沿水滨、道路、古城墙等建设的公园 , , “ 带状公园 ” 后,沿古城墙等遗迹设置的公园可归入 “ 专类公园 ” 中的 “ 遗址公园 ” ,其他沿水滨、道路等设置的公园中,规模较大并有足够宽度的带状公园根据其功能可归入 “ 综合公园 ” 或 “ 专类公园 ” 。规模较小,不足以归人 “ 综合公园 ” 或 “ 专类公园 ” 的,根据其功能将具备游憩功能的绿地归入 “ 游园 ” ,不具备游憩功能的归入 “ 防护绿地 ” 。
6) 以 “ 游园 ” 替代 “ 街旁绿地 ” 的说明
本标准取消 “ 街旁绿地 ” 的命名主要出于以下考虑:第一, “ 街旁绿地 ” 突出体现了用地的位置,与本标准的分类依据不统一;第二, “ 街旁绿地 ” 不能准确地体现其使用功能,反而造成了 “ 公园绿地 ” 是 “ 公园 ” 与 “ 绿地 ” 之和的误读。
城市公园绿地体系中,除 “ 综合公园 ” 、 “ 社区公园 ” 、 “ 专类公园 ” 之外,还有许多零星分布的小型的公园绿地。这些规模较小、形式多样、设施简单的公园绿地在市民户外游憩活动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考虑到长期以来业界内外已形成的对 “ 公园 ” 的认知模式,本标准对这类公园绿地以 “ 游园 ” 命名。
“ 游园 ” 不同于原标准中的 “ 小区游园 ” ,其用地独立,在城市总体规划或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属于独立的 “ 公园绿地 ” 地块,而 “ 小区游园 ” 附属于 “ 居住用地 ” 。
本标准对块状游园不作规模下限要求,在建设用地日趋紧张的条件下,小型的游园建设也应予以鼓励 。带状游园的宽度宜大于 12m ,是因为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宽度 7m~12m 是可能形成生态廊道效应的阈值。从游园的景观和服务功能需求来看,宽度 12m 是可设置园路、休憩设施并形成宜人游憩环境的宽度下限 。
7) 关于 “ 其他专类公园 ” 的说明
考虑到不少城市在建设用地范围内存在诸如风景名胜公园、城市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公园绿地类别的客观现状,本标准将其在 G139 中列出。上述专类公园与 EG1 风景游憩绿地中的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遗址公园等主要的差别在于:第一, G139 其他专类公园是城市公园绿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城市建设用地之内,可参与城市建设用地的平衡 。第二, G139 其他专类公园因其位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其首要功能定位是服务于本地居民,主要承担休闲游憩、康体娱乐等功能,兼顾生态、科普、文化等功能。
2 防护绿地
“ 防护绿地 ” 是为了满足城市对卫生、 隔离、安全的要求而设置的,其功能是对自然灾害或城市公害起到一定的防护或减弱作用,因受安全性、健康性等因素的影响,防护绿地不宜兼作公园绿地使用 。因所在位置和防护对象的不同, 对防护绿地的宽度和种植方式的要求各异,目前较多省市的相关法规针对当地情况有相应的规定,可参照执行。
随着对城市环境质量关注度的提升,防护绿地的功能正在向功能复合化的方向转变,即城市中同一防护绿地可能需同时承担诸如生态、卫生、隔离,甚至安全等一种或多种功能。因此,本标准对防护绿地不再进行中类的强行划分,在标准的实际运用中各城市可根据具体情况由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判断,确有需要的,再进行防护绿地的中类划分。
对于一些在分类上容易混淆的绿地类型,如城市道路两侧绿地,在道路红线内的,应纳入 “ 附属绿地 ” 类别。在道路红线以外,具有防护功能、游人不宜进入的绿地纳入 “ 防护绿地 ” 。具有一定游憩功能、游人可进的绿地纳入 “ 公园绿地 ” 。
3 关于增设 “ 广场用地 ” 的说明
<span style="ft-fam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