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物业管理区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操作指引 (试行)

来源: 日期:2020-02-12


一、 总则

(一) 编制依据

(二) 物业管理要求

(三) 防控特点

二、 基本保障指引

(一) 组织保障

(二) 物资保障

(三) 人员保障

(四) 沟通保障

(五) 经费保障

(六) 专业知识保障

三、 员工上岗指引

(一) 基本要求

(二) 员工防护

(三) 特殊岗位工作要求

四、 防控操作指引

(一) 应急预案关键要素

(二) 客户服务管理

(三) 出入控制

(四) 区域封闭管理

(五) 通风管理

(六) 重点区域与部位清洁与消毒管理

(七) 垃圾管理

(八) 宣传管理

(九) 供方管理

五、 沟通与配合指引

(一) 与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沟通与配合指引

(二) 对居家隔离人员的配合管理指引

(三) 确诊病例离开住所后的处理措施

六、 附录

附录 1.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附录

2.正确使用口罩防护的方法附录

3.正确的洗手方法附录

4.工作区域个人防护知识附录

5.消毒注意事项附录

6.常见消毒剂及配制使用附录

一、

(一)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13年6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次会议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号)、《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10年12月29日国务院第138次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88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卫生部WS/T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公共场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卫生防护指南》等文件,制定本操作指引。

(二) 物业管理要求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时,应在提供水电气供应、客服、保洁、秩序维护等服务和保障物业管理项目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加强安全生产。针对疫情,在物业管理经营的各层面、各环节,全面执行落实政府相关指令,对住宅物业管理区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进行最大程度的防控,最大限度地减少住宅物业管理区域的疫情事件和交叉感染人员数量。

(三) 防控特点

住宅物业项目疫情防控的重点、难点主要体现在:居住人员复杂,居住群体个性强、差异性大,人员对疫情的认知与意识、防控知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参差不齐;项目人员出入流动大,尤其是节假日期间,项目封闭管理难度大;同时,集中生活区每日产生大量生活垃圾,极易交叉传染造成大面积疫情暴发等。

针对这些特点,防控的主要内容在于客户宣传和引导、人员出入管控、日常垃圾管理、消毒管理等。

二、 基本保障指引

(一) 组织保障

物业服务企业总部成立以公司高层管理者为组长的物业服务企业疫情防控总指挥部。总指挥部由组长、副组长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总指挥部职责包括:按本操作指引的要求,研究制定、修订公司应对防控疫情防控事件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意见;负责指导、检查公司各部门、各项目部防控疫情及防控工作的开展情况,并指挥各项目针对防控疫情、防控突发事件开展应对;设立疫情防控应急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各项目的物资采购、配送、员工安全防护等;并配合政府主管部门、物业管理协会、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做好防控工作。

各住宅物业项目部成立现场指挥部。现场指挥部由项目经理总负责,按本操作指引的要求,在项目原有管理服务组织架构的基础上,做好分工、协调,增加疫情防控宣传、解释、培训、保障、人员防护、现场管控、异常处置等工作;制定并实施防控方案及应急预案;制定并实施防控方案及应急预案;服从社区统一安排、统一调度指挥和培训指导,配合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二) 物资保障

防控物资方面,基本消毒药品(包括 84消毒液、含氯消毒剂、75%酒精、免洗洗手液),防护器具(包括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手套),至少按5-7天的量提前储备,并多预留10%进行配备;防控器具(包括测温设备、喷壶),必要时配置紫外线消毒灯,防护服、护目镜、防护胶鞋等。

生活物资方面,各项目须储备一定量的食用水和速食,供应急时使用。

(三) 人员保障

1.确保一线工作岗位充足,保障服务工作到位;

2.依据疫情情况调整各岗位人员上下班时间,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

3.宜建立机动保障队伍,以备项目应急调配;

4.应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定期消毒;保持通风,通风时注意保暖;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办公时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品;应做好员工的健康监测和记录工作;

5.因疫情防控不能休假的员工,根据国家规定安排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加班费;

6.应进行人员情绪管理,如项目存在疑似人员,应向员工进行正确引导,避免恐慌;如员工内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研判,隔离疑似员工,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消除恐慌;

7.应进行人员激励管理,设置激励机制,制度可行;对假期值守人员发放慰问品;对优秀员工事迹及时上报宣传;对本次防疫工作做出特殊贡献的员工给予奖励;

8.应加强员工宿舍管理,每日消毒;对于需要隔离而不能自行隔离的员工,依项目情况设立隔离观察区。观察区宜设置在适当位置,并有独立出入口为宜;观察区应配置备用防护、消毒用品2套以上;隔离区工作人员按照特殊岗位人员进行个人防护;隔离区垃圾统一收集,并按有害垃圾处理;应及时通报被隔离区人员的情况,但不得泄露其个人信息;隔离区按重点区域消毒作业。

(四) 沟通保障

1.公司总部应建立疫情应急沟通机制,开通24小时疫情上报通道,并确保有关疫情信息能直达总指挥部的各个主要负责人;

2.宜与居委会和业委会共同组成疫情防控小组,实时沟通并开展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疫情防控协同工作;

3.各项目应每日统计管理区域内防护用品库存数量,确保不少于5-7天的用量,应统计、分析、研判员工体温及健康情况,如有异常立刻上报。同时,须密切关注业主群动态,对疑似感染病例必须严格按流程及时上报,杜绝瞒报、漏报等违规行为。

(五) 经费保障

1.落实所辖物业管理区域防控经费以及企业专项经费;

2.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加快资金拨付使用,确保疫情防控相关经费专款专用并建立资金使用台账。

(六)专业知识保障